我最近前後認識政大外交研究所跟大學部的兩位台灣學生,兩位都跟我說讀政大的時候一位外籍生都不認識,印象中系上沒有甚麼外國人,這點令我很吃驚並引起我對這個現象的思考。

 

因為實況上,政治大學充滿了外籍生,名額可能比台大還要多。

 

更何況,在所有系所中,外交系所應該是比較容易遇到外籍生的地方。外交所中文授課項目本來就很多外籍生。我記得它有候補名單,就是說,外交系所屬於一個對外籍生名額供不應求的情況。另外還有專門針對外籍生的全英文授課項目的教授其實也是外交系的,所以交流機率應該很高。加上對外籍中國研究者比較有吸引力的東亞研究所,社科領域的外籍生比例真的比較多。我個人大概有認識四到五位就讀或畢業於政大上述提到的研究所的美國朋友。

 

(注:我今天舉政大為例,並不意味著這個現象是政大特有的,我相信是普遍會發生的情況,可能是我本來就台大的,在台大認識的台灣同學當然不會跟我說台大沒有外國人,因為我是活生生的標本XD 然後可能是因為我讀社科領域,而比較容易遇到政大學生而已。拜託拜託千萬不要誤以為我是特別要攻擊政大的,政大這樣好可憐XD)

 

我稍微蒐集一下這方面的官方資料,政治大學部及研究所總共有約15千多名學生,其中1647名外籍生,佔的比例約10%,而且集中在社會科學(如外交系所)或文學(如華語教學、中文文學)領域之系所居多。 少了他們,就少了周遭10%的同學。 況且,「外籍生」不包含陸生(中國大陸學生)、僑生(港澳學生及華人血統的外籍生),若是所有「境外學生」加起來的話,比例一定會更高。

我針對公館商圈某家咖哩點進一步了一個非正式的田野調查,就是數一數「外國人」和「台灣人」的比例。 這個調查非常不科學,因為我基本上是用看臉來判斷誰是台灣人誰是外國人,我沒有那麼大膽可以直接去問「請問您是台灣人還是外國人?」,所以調查上一定會有些疏失。比如說,馬來西亞華人、韓國人、越南人、日本人來台灣的人數其實比歐美國家人數還高,但是光看臉也看不出來他們是外國人。 我選擇咖哩店,因為它屬於「非西餐」料理(你要說師大某間墨西哥餅店的外國人很多就算了,那間已經西方人比台灣人多了,但是那可能是與客人群口味有關)。

 

調查的結果呢?

 

那天公館咖哩店裡的40名客人中,8名是外國人;有兩桌「純外國人」群,一桌「台灣人和外國人一起」群,當然還有我跟我台灣朋友,哈哈。

 

重點是,在台大附近,外國人比例已經要接近20%了。

為甚麼本地學生與境外學生之間的交流會比較少,可能有很多種原因,必定有部分責任在外籍生自己的肩膀上,我也不敢去猜測其中原因,只希望我們可以慢慢熟悉彼此。

 

參考台灣政府的政策,外籍生數量會年年增多,這是台灣的教育部很重視的事項。依照我個人觀察,幾乎每個月都會有美國的「朋友的朋友」來聯絡,甚至路上遇到的美國人,都問我有關我讀的系所的事情,因為他們在考慮要不要申請就讀台灣的學校。 如果教育最發達的美國的年輕人都想來台灣讀書,無誤其他國家的人也想來。

 

我覺得學生時代是最自由開放的時代,隨時都在吸收新的資訊,腦部跟身體一樣有彈性又有活力,應該儘量趁機會去發揮,國際交流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環。研究證明,新鮮的經驗讓我們印象比較深刻,所以無論是外籍生來台,還是台灣人出去,都有非常多的價值和豐富的學習機遇。

 

undefined

我和美國、越南同學在台大外籍生說明會

資料來源:

http://aca.nccu.edu.tw/download/rulesdata/1042univerisity_register_count.pdf

http://www.studyintaiwan.org/survey/~NCCU.html

 

arrow
arrow

    麗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